当前位置:首页 > 关注 >  > 正文
呼救即抢救,上车即入院,多举措提升急救服务能力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时间:2023-05-14 14:00:30
字号:

“急诊急救大平台建立从‘急救从呼叫第一时刻开始’的理念,以‘呼救即抢救,上车即入院’为最高宗旨,未来我们要继续从‘一纵一横一能力’里探索中国急诊急救新高度。”5月13日,在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二十五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上,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急诊学科带头人、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届委员会主任委员吕传柱表示。

年会的主题为“急诊数智革新—后疫情时代的急诊急救大平台建设”。大会由四川省医学会、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承办。


【资料图】

10余年间急诊人次增长超2倍,急救能力仍需提升

我国急诊就诊的数量在迅猛增加。调查数据显示,从2007年到2017年,10多年间,我国急诊就诊人次从5190万人/年增加至16650万人/年,增长超过了2倍。①“这对我们的体制建设提出更加迫切要求。”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院长陈玉国指出。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院长陈玉国在会上发言。会议方供图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急诊学科带头人、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届委员会主任委员吕传柱表示,从急诊急救大平台建设标准出台到2020年顶着疫情压力推进试点建设,三年时间,大平台的功能模块所发挥的作用已经日渐显现。“我相信,2023将是个重要历史节点,也代表着我们急诊急救大平台将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吕传柱介绍,急诊急救大平台关乎急救能力的提升和流程的再造,其核心即“一横一纵一能力”的体系建设。“一横”即将所有抢救相关的功能部门进行整合;“一纵”即要求各类急危重症救治流程上的规范化、同质化的信息化融合;“一能力”即急诊专科医师所需具备的能力,不仅包含了救治和医疗服务能力,也包含了管理能力、医患沟通能力、急诊急救知识的运用及普及能力等。

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届委员会主任委员吕传柱在会上发言。会议方供图

为后续治疗打好基础,是急诊科最重要的任务

近年来,在大平台的整合下,急诊急救学科在国家层面和医疗机构层面上都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提升。“当前,如何更快、更准地抢救危急重症患者,是危急重症学科面对的重大问题,是我们面临的一大挑战。”陈玉国指出,急诊科救治患者不仅要保住生命,更要保护脏器功能。为后续治疗打好基础,是急诊科最重要的任务。

“急诊急救大平台建设的最高宗旨就是‘呼救即抢救,上车即入院’。”吕传柱表示,如今,得益于智能手机的普及和5G技术的发展,在急救大平台上,可以通过软件系统将病人的所有资料做到院外院内共享。抢救设备、信息系统,再加上经过专科培训的急救大夫,实现了在院前转运的过程中抢救不中断。

作为我国急诊学科高速发展的亲历者,对于未来急诊科如何高质量发展,陈玉国表示,第一,以临床需求为导向,持续加大基本重症基础研究,如发病急性期一些脏器保护的新方法和各种预警预测等;第二,要有创新精神,加快推进成果的转化和深入挖掘数据;第三,促进学科交叉,加快推进核心技术突破;第四,加强中医急危重症创新药物和技术的开发,坚持走中西医结合协同并重的道路。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司副司长李大川表示,十四五期间,卫生行政部门在急诊急救建设领域采取多项举措。一是提高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急诊救护要求;二是加强院前急救和院内其他学科基本的协同,共同建立急诊急救的大平台;三是不断改进急诊工作,启动提升患者体验行动,为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提供更优服务。

参考资料

①Chang Pan, et al. Trends and challenges of emergency and acute care in Chinese mainland: 2005-2017. World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 2021. 12 (1): 5-11.

责编:陈龙飞

主编:田茹

校对:齐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