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兴环保(003027)2023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主要业务情况(资料图)
公司是国内知名的非电行业烟气治理综合服务商,主要为钢铁、焦化、建材、垃圾焚烧等非电行业工业企业提供超低排放整体解决方案,包括除尘、脱硫、脱硝项目总承包及低温SCR脱硝催化剂。从工艺设计、设备开发与制造、组织施工、安装调试服务,到配套脱硝催化剂的生产等,公司业务涵盖了烟气治理全过程。1、烟气治理工程服务公司的烟气治理工程服务涵盖了从除尘、脱硫、脱硝到配套设备和催化剂在内的整体解决方案。公司是国内少数同时掌握干法、半干法、湿法脱硫,低温SCR脱硝,以及超细粉尘脱除等超低排放技术的综合服务商,烟气治理技术先进、工艺路线丰富,可根据业主方的烟气工况和要求进行个性化设计,以满足达标排放需求。2、烟气治理设备(1)低温SCR脱硝催化剂公司生产的低温SCR脱硝催化剂相比高温SCR脱硝催化剂而言,可以有效地降低运营成本、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实现NOx的达标排放,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和社会、经济价值。(2)脱硝设备公司生产的脱硝设备有单仓脱硝设备、并联多仓脱硝设备及除尘脱硝一体化设备。其中除尘脱硝一体化设备为公司典型设备,该设备采用下部除尘、上部脱硝的集约化设计,将除尘模块、脱硝催化剂原位解析再生系统、喷氨系统和脱硝模块进行合理的一体化集成,具有减少温降、节约能源等特点。(3)除尘设备公司除尘设备主要包括脱硫系统配套除尘设备、焦炉地面除尘站设备、高压氨水侧导系统设备及其他环境除尘设备。(二)经营模式公司主要经营模式为环保工程总承包及催化剂供货与服务。1、生产模式公司的产品和服务大多属于非标的定制化产品,采取“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公司根据业务合同制定生产计划和项目实施方案。相关产品交由生产部负责生产,烟气治理服务交由项目运营中心负责现场实施并配合业主方完成项目验收。公司拥有完整的生产设施,核心装备由公司自行生产,其他部件主要由公司对外采购。2、采购模式公司采购原材料和零部件一般会根据订单的安排按需采购。对于通用性材料,按批量进行采购。公司建立了完善的采购制度及内部控制流程,并根据相关内控制度对各采购环节进行有效管控。公司已经与众多供应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并建立了采购管理平台,有效地提升了公司的供应安全和产品品质。3、销售模式因客户需求差异较大,公司产品和服务为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呈现出非标准化和定制化特点,因此公司采用直接销售模式。公司已建立了稳定高效的营销服务网络,并与客户群体建立了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客户中拥有良好的声誉和信赖度。4、产品加服务的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公司推出了钢铁烧结低温催化剂合同能源管理业务,借助低温SCR脱硝节能降碳的双重技术优势,降低钢铁企业烧结环保运行能耗和碳排放。主要合作模式包括直接采购烧结机专用低温催化剂、中温催化剂价格供货+运行节能效益分享、免费提供低温脱硝催化剂+节能效益分享、免费提供低温脱硝催化剂+节能效益支付+产品回购模式等。(三)公司所处的行业发展状况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同时面临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和碳达峰碳中和两大战略任务,减污协同降碳、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将成为环境治理行业发展大趋势。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生态环境部等三部门联合印发的《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提出,企业要从设计制造单一污染物治理技术装备向多污染物协同治理转变,推动龙头企业从提供单一领域环保技术装备,向多领域“产品+服务”供给转变,提供一体化综合治理解决方案,满足重点区域、流域系统治理需求。生态环境部等七部委联合印发的《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围绕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协同控制,提出优化治理技术路线,加大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VOCs)以及温室气体协同减排力度,开展烟气超低排放与碳减排协同技术创新,研发多污染物系统治理等技术和装备。《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全面推进超低排放改造,力争到2025年80%以上钢铁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吨钢综合能耗降低2%以上,水资源消耗强度降低10%以上,确保2030年前碳达峰。另外,水泥、玻璃、焦化等行业烟气深度治理也在全面开展。山东省发布《山东省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实施方案》,要求2023年年底前,全省全面完成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山西省发布《山西省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实施方案》,要求2024年12月底前,全省水泥企业全面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山西省亦发布《山西省空气质量再提升2022-2023年行动计划》,提出实施钢铁、焦化企业深度治理,其中钢铁企业烧结机机头烟气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分别不高于5mg/m3、5mg/m3、35mg/m3。在大力发展新能源、减污降碳背景下,脱硫脱硝产业既要发挥兜底保障和灵活调节作用,支撑新型能源系统建设,同时也要充分发挥存量资产价值,积极适应新定位、提升新功能、拓展新模式,非电行业烟气治理需求将持续释放并提速。工业重点行业VOCs污染物治理、无组织排放管控和碳减排将持续快速推进,多污染物协同治理、二氧化碳捕集、封存和利用(CCUS)等试点、示范工程将加快部署。据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脱硫脱硝专业委员会统计,当前钢铁行业完成超低排放主体改造工程的产能近4亿吨,累计投资超过1500亿元。预计2025年之前还有约4亿吨钢铁产能待改造,按平均吨钢投资360元计,市场空间将不低于1500亿元。近年来,在绿色发展大趋势下,国内不少省份已经根据自身实际制定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标准,并将其作为水泥企业豁免重污染天气停限产的重要依据。在水泥行业和环保行业的共同努力下,SCR脱硝、过程减排、材料和工艺装备已实现了一定规模的应用,水泥行业也逐渐探索出适合工艺特征的技术路线。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与此同时,环保政策逐渐完善,排放指标日益严苛,依靠单一治理技术来应对污染治理已经不能满足“新常态”下国家对环境治理的要求,多种污染物协同治理并实现超低排放将成为环境治理的发展方向。(四)公司所处行业地位和技术进展自创立以来,公司一直以致力于创造技术领先的减污降碳解决方案为使命,通过持续不断的技术研发,在工业烟气治理方面取得一系列科研成果,拥有授权专利170余项。公司低温SCR脱硝催化剂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制备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低温SCR脱硝工艺与装备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公司具有环境工程设计专项(大气污染防治工程)甲级资质、环保工程专业承包壹级资质、压力管道设计资质、压力容器设计及制造资质等。公司多项技术、产品入选《重点环境保护实用技术及示范工程名录》《国家先进污染防治技术目录》《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目录》。依托在低温脱硝领域的核心技术优势,公司业务覆盖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先后为国家能源集团、中国宝武、中国神华(601088)、潞安环能(601699)、冀中能源(000937)、鞍钢集团、唐钢集团、康恒环境、亚太森博等国内外知名企业提供了烟气治理产品及项目服务,为客户实现达标排放和节能降耗增添绿色动力(601330)。公司“安徽省低温脱硝工程研究中心”立足公司现有核心技术竞争优势,依托低温SCR脱硝催化剂生产线项目和烟气治理技术工程中心项目,瞄准环保低碳节能,打造自主核心技术、增强技术储备与产业转化能力,实现创建和保持低温脱硝行业国内领先的技术水平的目标。公司在非电行业烟气治理工程和脱硝催化剂等原有业务领域继续巩固行业领先地位,同时积极拓展新的降碳业务板块,持续开展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二氧化碳吸附剂等关键新材料、新能源等技术研发,并积极寻求氢能源关键技术合作方,择机拓展行业板块布局。公司与中国科大共建的储能电池材料及器件联合实验室持续开展钠离子电池等储能电池正极材料技术研究,公司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对行业进行广泛的市场和技术调研,对技术的发展方向和研究成果进行深度剖析。目前,公司建设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试试验线产能可达百吨级。公司与大连理工大学组建“CCUS联合研发中心”,积极开展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研发和工程化。经由浙江大学、湖南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碳捕集领域知名教授及华能集团、宝武、中冶焦耐等企业技术负责人组成的碳捕集吸收剂成果鉴定会鉴定,同兴环保自主研发的TX-1碳捕集吸收剂技术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吸收剂抗降解能力较传统MEA(乙醇胺)提高21倍,经典工艺下,碳捕集率达到91.6%、再生能耗低2.56GJ/CO2,可适用于含氧低分压CO2气源。如果应用于10万吨/年二氧化碳捕集装置,相对于传统乙醇胺溶液吸收法,使用同兴环保TX-1二氧化碳吸附剂捕集技术,每年可减少综合成本1000万元以上(低压蒸汽按150元/吨)。碳捕集吸收剂作为CCUS的技术核心,将在长期减排和深度脱碳方面起到关键作用。目前,公司在CCUS业务领域已具备了设计、制造、施工的总承包能力。公司将与业内各方加强技术交流,加快工业化推广应用,开展务实项目合作,形成产业链良性互动,携手推动CCUS技术升级和产业发展。经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组织鉴定,公司“碱回收炉烟气低温SCR脱硝技术与装备”成果为碱回收炉烟气超低排放提供了一种高效、实用的催化材料和工艺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在碱回收炉烟气低温SCR脱硝技术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技术成果在亚太森博(山东)浆纸有限公司RB1碱回收炉烟气低温SCR脱硝系统的应用表明:处理后烟气中NOx达到超低排放要求,氨逃逸≤2.5mg/m3。该系统具有集成度与自动化水平高、运行能耗低、脱硝效率高、连续运行稳定性好等特点,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显著。报告期内,公司密切跟踪氢能领域的技术和产业发展方向,切实关注氢能的生产、存储、运输等各个环节,积极探索将氢能产业与公司现有业务深度融合,实现产业布局新突破。二、核心竞争力分析(一)核心产品优势公司着力推动重大技术革新,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目前公司共拥有业务相关专利170余项。与同行业公司相比,公司主要从事非电行业的烟气治理,是国内完整掌握低温SCR脱硝催化剂制备技术的少数企业之一。公司低温SCR脱硝催化剂解决了非电行业低温含硫环境下NOx超低排放难题,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制备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有效地降低了能源损耗、实现了污染物达标排放。公司超低温脱硝催化剂可在150℃低温下稳定运行,在满足环保达标的同时实现节能降碳。公司碱回收炉烟气低温SCR脱硝技术与装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公司自主研发的TX-1碳捕集吸收剂技术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在工艺技术与高端装备方面,公司同时掌握干法、半干法、湿法脱硫,以及超细粉尘脱除等超低排放技术,先后研究开发出了10多种工艺路线,可以提供从除尘、脱硫、脱硝到配套设备和催化剂在内的整体解决方案。(二)管理团队优势公司管理团队稳定,核心管理人员拥有一致的利益基础,团队具备高度的凝聚力。公司主要业务管理人员均长期从事烟气治理业务,对烟气治理工艺技术和非电烟气治理行业的发展趋势有较为深刻的理解,能够把握公司的发展战略、技术路线和营销策略,具备丰富的行业经验。同时,公司在长期经营过程中培养了高水平的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的专业技术团队和训练有素的营销团队,为公司的健康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成本管控优势公司全面加强对生产、采购、研发、运营等各环节的精细化、规范化管理,通过提升技术研发、推动信息化建设等手段,在生产过程中充分运用科研成果,提高生产的智能化和效率,确保安全生产,降低产品生产能耗,提高产品合格率,加强成本管控,持续开展降本增效活动;通过落实管理、完善管理团队配置等多重举措,完善项目管理,为公司提速增量、提质增效提供了有力保障。(四)持续技术创新能力公司技术研发始终贴近市场需求,突出源头创新,不断加大对主营业务和优势产业的研发投入,公司建有安徽省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技术创新平台,还参与了多项行业标准的制定,形成了可持续的研发体系和技术创新平台。公司秉持开放包容的理念,在自主研发的同时,积极推进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进行产学研合作,注重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打高水平、高层次、高素质的研发团队,提高公司整体研发能力和水平,推动环保设备、材料、工艺技术创新,在关键材料、新能源等领域开展技术攻关,寻找新的发展突破口。(五)品牌优势公司始终坚持服务国家战略,面向重大市场需求,在烟气治理领域持续扩大品牌知名度。秉持“同兴、同赢、同梦”的企业理念,以技术创新为先导,以产品品质为保障,打造出了宝钢湛江、太原钢铁、亚太森博碱回收炉脱硝等标志性烟气治理项目,确立了公司非电行业烟气治理领域的领先地位,公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全面提升,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赢得了客户群体的认同和信赖。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1、市场竞争加剧风险随着众多民企甚至国企等竞争者加入,逐步呈现头部企业集中现象,导致竞争持续加剧,将会给公司业务的拓展带来不利影响,可能降低公司的盈利水平。如果公司未能在技术、营销、管理等方面占据竞争优势,未来将面临较大的市场竞争风险。采取措施:公司继续加强对现有技术人才的培训,同时不断引进外部顶尖人才,进一步增强技术营销能力,打造更加稳定的技术、营销和管理团队,以进一步降低相关风险。2、应收账款回收风险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公司应收账款规模可能相应扩大。如果下游行业客户的财务经营状况发生恶化,公司应收账款可能发生坏账损失,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采取措施:公司将与客户建立业务关系之前,进行全面的信用评估,包括客户的信用记录、财务状况、支付能力等方面的调查,确保与信用良好的客户合作,减少坏账的发生。发现客户拖欠款项时,及时采取积极主动的催收措施,减少坏账的风险。与客户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了解客户的经营状况和支付意愿,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增加客户的忠诚度和付款意愿。3、毛利率下滑风险市场竞争加剧、政策环境变化等因素有可能影响公司的产品销售价格、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可能冲击公司原材料成本,进而影响公司的毛利率。如果公司的毛利率出现下滑,将会对公司的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采取措施:公司将不断进行产品创新和升级,推出更具竞争力的产品,满足市场需求,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持续加强成本管理,通过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原材料成本等方式,控制和降低生产成本。同时,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制定合理的产品定价策略。4、技术迭代风险环境治理行业的技术要求较高,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技术不断升级迭代,未来新技术、新产品的推进可能会给公司现有产品造成冲击,若公司不能及时、准确地把握技术、市场和政策的变化趋势,不能及时将技术研发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公司可能会面临技术升级迭代的风险。采取措施:公司将持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与时俱进地跟踪和应用最新技术,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及时根据下游用户的需求提供领先的技术解决方案;开展关键新材料、新能源等技术攻关,力争始终保持专业技术的领先地位,加快研发成果产业化,增强公司的竞争优势与盈利能力。5、核心人员流失风险作为高新技术企业,技术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公司战略目标实现的关键因素之一,核心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是公司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公司未来发展也有赖于能否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人才。激烈的行业竞争必然会加剧核心技术人才的争夺,若公司不能在职业发展、薪酬福利、员工素质提升等方面持续提供有竞争力的待遇,可能会造成核心人才队伍的不稳定,影响公司的持续发展。采取措施:注重人才培养与发展,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学习型组织,为员工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机会和培训计划,提高员工的职业发展空间和满意度;合理设计薪酬和福利制度,根据员工的贡献和价值给予适当的薪酬激励,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和福利待遇,增加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忠诚度;建立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和团队合作氛围,加强员工与企业之间的沟通和互动,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吸引和稳定核心人员。标签: